close
病害發展過程
- 接種期(Inoculation)
- 接種源:包含細菌細胞、真菌孢子或菌絲、線蟲個體、病毒顆粒、寄生植物組織等等。
- 識別作用:病原菌受器感應到寄主植物的相對應特徵後啟動”親合反應”而開始攻擊。
- 接種來源:包含罹病植株、中間寄主、雜草、病株殘體、繁殖器官、土壤、昆蟲等等。
- 侵入期(Penetration)
- 侵入前期:病原菌藉由傳播或移動方式到達寄主植物到開始侵入為止。
- 侵入期:包含直接侵入、自然開口侵入及傷口侵入等等。
- 感染期(Infection)
- 侵害:包含細胞內寄生、細胞間生以及細胞穿生。
- 生長與繁殖:包含細菌二裂複製、真菌菌絲生長產孢、線蟲繁殖、病毒複製等等。
- 傳播期(Dissemission)
- 風力傳播:較輕的病原體如真菌孢子、寄生植物種子或病毒等等可藉由風力傳播。
- 雨水傳播:藉由水飛濺才能傳播的如細菌、真菌黏性孢子或其他病原個體。
- 動物傳播:包含昆蟲傳播、線蟲傳播細菌真菌病毒等等。
- 人為傳播:包含各種農事操作導致植物產生傷口進而傳播。
- 越冬/越夏(Overwintering/Oversummering)
- 田間殘存:在多年生植物的病組織可以存活大多數病原菌。
- 繁殖器官:接穗、種苗、種子或其他繁殖材料是病原菌附著或潛伏在內的場所。
- 病株殘體:非絕對寄生的病原菌可在腐爛死亡的植物組織上持續殘存並受到保護。
- 土壤:包含土壤棲息菌與土壤暫棲菌。
- 昆蟲:昆蟲可攜帶細菌或病毒,並在體內殘存或增殖,甚至傳給下一代繼續傳播。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